杏耀注册登录中国站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介绍

2023-04-13 12:46分类: 茶道 阅读:

 

在网络空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于 2018 年获批建立 “网络空间安全” 一级学科,2019 年进一步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拥有一支富有学术活力的科研队伍,拥有教师 30 余人,包括院士 1 人、国家杰出青年 1 人、国家级人才 1 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 人、973 首席科学家 1 人、国家级青年人才 3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1 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 2 人、上海市特聘专家 1 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1 人、上海市曙光计划 2 人、启明星人才计划 4 人、浦江人才计划 3 人、晨光计划 1 人。

本学科还建有 “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两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通过集聚优质师资、探索新型发展模式,产出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估的核心指标,在研究方向、学科交叉、国际影响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已成为国内外网络空间安全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密码学、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与内容安全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下面分别介绍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情况。

招生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成员


①网络空间安全基础与前沿交叉

本方向研究面向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的重大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产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杂志与会议上发表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解决工程应用中的问题,开展示范应用,为经济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主要研究包括密码学、信息安全、编码理论、算法与计算复杂性、复杂网络、图论及其应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等。本方向包括教授 2 名、副教授 4 名、讲师 1 人,获得了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等人才项目,还获得了 2011、2014、2019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 与 2013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实验室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水平,在 IEEE Trans. Inform. Theory 等一流杂志上发表了 40 多篇论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 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也有较强的应用开发能力,特别是在密码工程、区块链、网络虚拟现实与安全的工程开发能力,承担大量工程应用项目。

上海市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省部级平台,2018 年 11 月获得上海市科委批准成立,2019 年 2 月正式挂牌成立。主要开展区块链底层技术研究,特别是将密码学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提高区块链的隐私性与可用性。同时把区块链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开展示范应用,已经把区块链应用到版权保护、商品溯源、学历认证、跨校选课等。培养区块链高层次人才,包括专业博士与专业硕士,同时面向社会开展一般区块链技术与区块链操作人才培养。阚海斌教授担任上海市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阚海斌 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区块链、算法设计与计算复杂性、编码理论与信息论的研究,在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特别是安全的布尔函数构造)、基于格的密码体制、编码的网格表示、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设计、区块链技术上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解决了四个国际公开问题,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 80 多篇 SCI 论文,多数发表在 IEEE Trans. 等刊物上。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重点、5 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以及一些人才基金项目。担任上海市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担任复旦-众安区块链与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主任,开展区块链研究与应用开发。获得了 2011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均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中国密码学会创新奖、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作为第一完成人,还获得 2017 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邮箱:hbkan@fudan.edu.cn
主页:http://cis.cs.fudan.edu.cn/

章忠志 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图数据挖掘、智能信息、社交网络分析、谱图理论。已在包括 IEEE Trans、TCS、Comp J、PRE、JCP、SODA、WWW、IJCAI、ICDM、WSDM 等国际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录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ESI 高被引论文 1 篇,封面文章 3 篇。目前论文总引用 4000 余次,入选 “2019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曾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 SCI 论文个人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20 年 Wilkes 奖(2019 年度 The Computer Journal 最佳论文奖)。指导的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 12 人次;指导的学生 10 余人赴世界名校攻读博士学位,其中 Princeton 与 Stanford 3 人。

邮箱:zhangzz@fudan.edu.cn
主页:http://homepage.fudan.edu.cn/zhangzz/


金玲飞 副教授、硕导。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分别在荷兰的 CWI 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编码与密码,包括量子纠错码、分布式存储中的容错技术、机器学习中的隐私保护、高精度定位算法等。至今已经在 CCF-A 类期刊上发表 20 多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上海市启明星人才、扬帆计划、晨光计划等多个项目。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报告。担任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的青年编委,担任 2020 EASIT 程序委员会委员,获 2018 密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量子纠错码的构造、(2)分布式存储中的容错技术、(3)机器学习中的隐私保护、(4)基于编码的密码公钥体制

邮箱:lfjin@fudan.edu.cn
主页: http://homepage.fudan.edu.cn/jinlingfei/


姜忠鼎  副教授、硕导。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主任、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委会委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互动娱乐、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具体包括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现实系统和沉浸式数据可视分析平台。研制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呈现系统成功应用于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新一代高速列车制动仿真和民航空中管制 (ATC) 模拟系统等多个项目;主持国家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多个项目。在 IEEE TVCG 等一流期刊和 IEEE CVPR、IEEE ICME、IEEE Pacific Graphics、IEEE ICASSP、IEEE ICIP 等国际著名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指导的研究生进入 MIT 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邮箱: zdjiang@fudan.edu.cn


李景涛  高级讲师、硕导 。主要研究方向:物联网与车联网、医学影像 AI、密码与网络安全等。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论著累计被国内外学者引用 300 多次。担任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如 IEEE TIFS、通信学报等)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李老师和蔼可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2018 年,经所在学院的学生无记名投票选举,他被推选为复旦大学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负责主讲的本科生课程《信息安全》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邮箱:lijt@fudan.edu.cn

徐迎晓  高级工程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区块链、软件工程、严肃游戏、数据挖掘。主要项目:基于 PaddlePaddle 的软件测试课程 AI 实践教学(教育部-百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设计思维(教育部-IBM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电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教育部-Google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严肃游戏应用与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 (教育部-微软校企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基于游戏的计算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教育部-百度校企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重点项目)。获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IBM 中国优秀教师奖、“PSI-新雨丝” 网络科普奖三等奖、CN 域名杯第三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优秀博客奖、2019 阿里云天池竞赛 Furture Food Challenge 第二名(学生)、2018 年中国教育游戏协会游戏专委会 “五星” 作品荣誉 (学生)、2018 网易雷火游戏大学生教育游戏设计开发训练营优秀作品(学生)

邮箱:xuyx@fudan.edu.cn


王雪平  讲师、硕导。本硕博均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 2008 年~2009 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留学 1 年,专业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参与多项国家纵向科研项目,先后承担 “城域网安全认证系统”、“网络信息安全”、“PKI 研究” 等纵向科研项目;先后承担多项企业项目,为企业提供了多项咨询和技术支持。近年来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分析等。

邮箱:wangxp@fudan.edu.cn


李元  青年副研究员、硕导。2011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年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系,其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计算复杂性(电路复杂性)。博士毕业后,曾任美国加州谷歌公司云计算部门软件工程师。他的研究方向是计算复杂性、编码理论、密码学。他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FOCS, 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 Cryptography and Communications等发表多篇文章。

邮箱:yuan_li@fudan.edu.cn


密码学 

密码是关系国家根本利益的战略资源,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技术。国家领导人指出,密码工作是 “我们党和国家的命门、命脉”,并将密码技术与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并列为国家安全的三大战略科技。《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已于 2020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伴随密码法的出台和施行,密码技术作为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密码事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必将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密码学实验室目前有全职科研人员 5 人,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后量子密码、区块链、密码协议、面向新应用新业态(5G、智能群组、物联网、云计算)的新型密码技术及应用、密码工程及芯片、量子计算。实验室长期和国内外密码领域学者有密切的合作。实验室多位同学去麻省理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深造或交流。


赵运磊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实验室负责人是赵运磊教授,国家级人才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担任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信息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密码学报》编委、教育部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在密码理论和密码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积累。在密码学术研究领域,在国际密码学会旗舰期刊 Journal of Cryptology、ACMCCS、EUROCRYPT 等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在密码应用领域多项研究成果作为国家标准已得到大规模实际应用,产生了重大的应用价值。目前在密码应用和工程化领域和多家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指导的学生获得密码学领域顶级会议 ACNS(Applied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最佳学生论文奖。带领研究生参与全国密码算法竞赛,有 4 套算法获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密码技术竞赛特等奖。
特等奖链接:https://news.fudan.edu.cn/2021/1129/c5a117338/page.htm
实验室链接:http://47.100.7.182/

邮箱:ylzhao@fudan.edu.cn

隋光烨 复旦大学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研究方向:密码学工程与应用,密码协议安全性分析。 邮箱:suiguangye@fudan.edu.cn

赵旭阳 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目前研究方向:密码算法硬件高效实现。 邮箱:891686096@qq.com

方博越 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学院。目前研究方向:密码学理论与应用,后量子密码算法设计分析。邮箱:763285263@qq.com



智能系统安全 

复旦大学系统软件与安全实验室以“为国家铸坚盾,为行业育英才”为初心,将助力提升我国网络空间的安全攻防能力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体系为主要目标,长期致力于移动系统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无人驾驶系统安全、区块链安全、隐私保护等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技术和治理研究。实验室相关工作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得到高度评价,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国际封锁,多项成果在华为、百度、支付宝等龙头企业形成应用,服务全球数十亿用户的安全需求,是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文理学科融合发展的特色科研团队。

实验室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学术带头人杨珉教授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副主席等职务,曾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等荣誉。

实验室先后在CCS、SECURITY、S&P等网络安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名列国内前茅;主持的973、自科基金重点、科技部重点研发、华为、百度等各类项目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由阿里公司投入1500万元共同建设“复旦-阿里应用程序安全联合研究中心”,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以实验室学生为主体的复旦大学白泽战队(WhitZard)已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总决赛冠军(2022,2021,2020)、DEFCON AutoDrive CTF第一名(2022,2021)、全国高校网安联赛团队赛特等奖(2020,2019)、Trend Micro CTF国际赛全球总冠军(2020)、鹏城杯全国网络安全竞赛决赛冠军(2019)等20余项国际国内顶尖安全攻防比赛冠军。

实验室有着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和优良的工作环境,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国际学术交流和校企合作频繁,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曾入选“2021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9年复旦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学团队”,并作为5个经典案例之一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编撰的《复旦大学恢复研究生教育40周年》所收录。

办公地点: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二号楼六楼、七楼

实验室网站:https://secsys.fudan.edu.cn/main.htm

负责人:杨珉 m_yang@fudan.edu.cn

联系人:朱东来 zhudl@fudan.edu.cn

杨珉   教授、博导。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主研领域为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技术,包括系统安全、恶意代码检测、漏洞分析挖掘、AI 安全、区块链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机制等。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曾任百度首席移动安全科学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组专家、自科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会评专家、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会评专家等。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

邮箱:m_yang@fudan.edu.cn

张谧  教授、博导。主要研究:AI 安全、深度学习系统安全、机器学习等。在 S&P, Security, ICML, SIGIR, SIGKDD, AAAI 等顶会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 ACM Web Intelligence 最佳论文奖。

邮箱: mi_zhang@fudan.edu.cn
主页: http://homepage.fudan.edu.cn/zhangmi/biography/


杨哲慜   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恶意代码检测、隐私保护、程序分析技术等,在网络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 11 篇。

邮箱:yangzhemin@fudan.edu.cn
主页:https://yangzhemin.github.io/


张源  副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研究:软件安全、程序分析、安全攻防技术。获得ACM SIGSAC中国新星奖、USENIX Security杰出论文奖等荣誉,研究工作主要发表于网络安全顶会,担任IEEE S&P,USENIX Security,USENIX ATC,WWW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 Journal(EMSE)编委、软件学报专刊特邀编委。担任复旦白泽战队指导教师,带领团队获得2020年、2021年、2022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冠军,2019年、2020年全国高校网安联赛(X-NUCA)团队赛/个人赛双冠军,发现的多个软硬件高危漏洞得到华为、腾讯、蚂蚁金服、百度、谷歌等公司致谢。

邮箱:yuanxzhang@fudan.edu.cn
主页:https://yuanxzhang.github.io/


朱东来 高级讲师、硕导。主要研究:移动安全、隐私保护、Web 安全等。两度荣获 “教育部-IBM 高校合作项目” 优秀教师奖。具有丰富的项目组织管理和研发经验。

邮箱:zhudl@fudan.edu.cn

周喆   青年副研究员、硕导。周喆老师 2013 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2017 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访问学者。课题组招收自律、有精英感且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研究生。课题组实行精细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严格控制研究生数目,根据每位同学的就业、升学或留学意愿制定适合的培养方案。周老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操作系统安全、硬件安全和人工智能系统安全。课题组近期开展的科研项目有:RDMA 系统的测信道信息泄露分析与攻击;Linux Kernel 组件隔离的分析与攻击;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泄露风险分析与管理。周老师的论文主要发表在系统安全领域四大顶级学术会议和 Black Hat 黑帽大会。

邮箱:zhouzhe@fudan.edu.cn


杨广亮   副研究员、硕导。主要研究内容为对新类型安全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对安全漏洞的自动化检测和防御等,在网络安全四大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顶会Usenix Security最佳论文奖。

邮箱:yanggl@fudan.edu.cn
主页:https://yang-guangliang.github.io/



互联网技术与智能监管 

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在网络安全监控与审计领域设立的唯一的工程研究中心,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平台。中心来源于自 1980 年成立的复旦大学网络实验室和后续成立的网络与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一直从事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与信息工程、测试和认证的研究,开展宽带多媒体系统、Internet/Intranet、网络安全技术、内容分发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系统的开发,承担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咨询、设计和实施等,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完成了一大批工程项目,荣获多项科技成果奖,共获得 21 项科技进步奖,是国内在此领域内最有实力的单位之一。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5 项; 三等奖 8 项;国家计委和机电部重大科技成果奖 3 项。近年在一级(权威)与二级(核心)学术期刊和 SCI/EI 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 10 余部。中心拥有教授/研究员 5 名,副教授/高工 4 名,讲师/工程师 10 余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 70 余人。

中心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实验室研究和实验场地近 1000 平方米,拥有良好的研究开发环境。各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可模拟各类主流的网络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并发多路 10G 网络通道数据的线速模拟和准确测量环境。从核心层到接入层各类网络通道和协议类型的开发、调试和测试环境。完备的高、中、低端网络硬件处理板卡的开发环境。海量数据存储和中小规模并发处理的开发调试环境。

吴杰   研究员、博导. 现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2011 年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作访问学者。199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 年 6 月任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系网络教研室主任,2011 年起任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负责和参与国家 863 计划、973 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国际合作等项目 30 多项,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获得过国家 863 计划重要贡献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发表多篇国际会议和期刊论文,主导申请 16 项专利,6 项获得授权,获得 6 项软件著作权。

邮箱:jwu@fudan.edu.cn


徐扬   教授、博导.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姚士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特聘专家,国家特聘青年专家。2001 年获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7 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软件定义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分布式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网络功能虚拟化、云计算及网络安全,在相关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80 余篇,其中包括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TON),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JSAC), IEEE INFOCOM, ACM MM 等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申请多项美国、中国专利,其中十余项已得到授权。担任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Elsevier) 编委,IEEE JSAC - Network Softwarization & Enablers 特刊系列客座编委, Wiley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Network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in SDN 特刊客座编委。担任 IEEE IWQoS, IFIP Networking, Globecom, ICC 等在内的十多项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邮箱:xuy@fudan.edu.cn
主页:http://yangxu.info

吕智慧   教授、博导。2004 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中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专家成员,DMTF 国际标准组织大学成员代表,IEEE 会员,国际服务计算学会青年科学家论坛 2015 中国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网络多媒体技术、服务计算技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大数据架构技术、区块链分布式系统、网络安全技术。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 1 项,负责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2 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1 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项目 2 项,国际合作实验室项目 1 项。先后在 IEEE、LNCS、Elsevier 等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和高水平国际会议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100 多篇,其中 70 多篇被 SCI/EI 核心索引,40 多篇一区和二区 ESI 国际期刊,主导申请 16 项专利,6 项获得授权,获得 5 项软件著作权。注重与企业的产业化合作,推动了多项科研成果实际转化。其中 2015 年作为第二完成人与网宿公司合作的 CDN 技术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带领复旦-日立联合实验室与日立研究所持续十五年进行国际合作,在服务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多个技术方面产出了多项好成果,合作还在继续。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合作的支持数据交易的区块链技术得到实际应用,与华院数据合作云雾混合架构下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

邮箱:lzh@fudan.edu.cn

吴承荣   副教授、硕导。1993 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11 年获得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承荣长期致力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审计监控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技术、拟态防御及移动目标防御技术等;参与并完成科研项目达二十多个;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获 2004 年上海青年 IT 十大新锐,2004-2006 年度上海市劳模称号。

邮箱: cwu@fudan.edu.cn


曾剑平   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社交媒体分析及应用、主动防御技术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Computers & Security、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Knowledge-based Systems 等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100 多篇,被引用次数为 900 多次。出版了《互联网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2017)、《Python 爬虫大数据采集与挖掘》(2020)和《人工智能安全》(2022)三本专著。申请发明专利 10 多项,其中授权 9 项。担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信息安全、EI 源刊)、《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工程》等期刊编委。

邮箱:zjp@fudan.edu.cn


梁瑾   高级工程师、硕导

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核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架构、网络安全,完成研发的同时注重产业化实践。参与的项目包括:中国银联 2018-2020 年云计算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与日立横滨研究所 2016-2018 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重大项目;与日立横滨研究所 2012-2015 国际合作项目。

邮箱:jliang@fudan.edu.cn



金融科技与安全

金融科技研究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重大应用创新。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开展金融科技理论与应用研究、技术验证、标准化支撑。积极研究金融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开展关键技术应用攻关,开展金融安全、风险防控、监管科技等领域的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2)提供金融科技智库支撑。联合本校与金融相关优势学科以及智库,积极跟踪全球 IT 基础技术、金融科技应用技术、金融监管技术发展新动态,调研相关技术在有关国家中央银行和重点金融企业的应用情况,分析研判发展趋势与挑战,形成咨询研究报告并报国家金融科技委员会等决策部门,为国家金融科技的进步提供决策参考。

团队带头人为柴洪峰教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下,复旦大学设有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柴洪峰 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金融信息工程管理专家。1997 年被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创始人,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移动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邮箱:hfchai@fudan.edu.cn

吴杰   研究员、博导。现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2011 年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作访问学者。1999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 年 6 月任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系网络教研室主任,2011 年起任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负责和参与国家 863 计划、973 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国际合作等项目 30 多项,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获得过国家 863 计划重要贡献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发表多篇国际会议和期刊论文,主导申请 16 项专利,6 项获得授权,获得 6 项软件著作权。

邮箱:jwu@fudan.edu.cn



⑥  多媒体智能安全

本团队研究人工智能与数据内容的安全技术,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模型安全、基于社交网络的隐蔽传输、云计算安全与隐私保护、基于 AI 的生物特征识别与安全、智能数据权益保护、多媒体真伪识别等。本团队是数据内容安全领域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团队之一。主要成员包括张新鹏教授、钱振兴教授、李晟青年副研究员。团队带头人张新鹏教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钱振兴教授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李晟副教授入选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

团队多年来不间断获得各类型项目资助,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863 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30 余项。团队发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受国际同行重视,在本领域的顶级/重要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 300 余篇,论文累计被引用 20000 次以上,单篇最高被引 600 次以上。近 10 篇论文入选 ESI 高被引。这些期刊中包括多篇 IEEE Transactions 论文,如 IEEE TIFS, TIP, TDSC,TMM, TCYB, TCC, TCSVT, SPL 等。团队获得了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等。

张新鹏   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数字文化保护与旅游数据智能计算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并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上海市 “东方学者” 跟踪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 “青年科技启明星” 跟踪计划。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访问一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作为资深研究员赴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访问 14 个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 863 计划等科研项目 40 余项。发表论文 200 余篇,被引 10000 余次,2014 年—2018 年连续五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申请发明专利 20 余项,授权 11 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与)。曾担任 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IEEE T-IF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 Associate Editor、ACM IH&MMSec 等国际学术会议的 TPC Chair。

邮箱:zhangxinpeng@fudan.edu.cn
主页:www.fudanmas.com

钱振兴   教授、博导。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启明星人才计划。本科至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为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担任复旦大学数字文化保护与旅游数据智能计算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多媒体信息隐藏、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具体包括:数字水印、隐写、图像保护、AI安全、多媒体取证、文化内容识别。 至今主持项目2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1本,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多媒体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文旅部单位、凤凰传媒、新华传媒、上海文广等单位获得应用,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担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中国电子学会多媒体信息安全的专委会委员。

邮箱:zxqian@fudan.edu.cn
主页:www.fudanmas.com

李晟   复旦大学副教授,博导。2013 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 年至 2016 年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云搜索实验室 Research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内容安全,在知名国际期刊和会议如 IEEE TIP、IEEE TIFS、IEEE TDSC、AAAI、ACM MM等发表论文 40 余篇。获得了 IEEE WIFS 最佳学生论文银奖以及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专项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作为课题或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邮箱:lisheng@fudan.edu.cn
主页:https://blazelisheng.github.io/

徐辉   青年副研究员、硕导。徐辉老师 2018 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组主要关注云计算、移动计算等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旨在通过智能算法设计自动检测、分析软件的潜在缺陷,帮助程序员预防和定位软件故障,提升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课题组长期同华为等公司保持密切研究合作关系,立足工业界前沿的实际需求,提炼有价值的软件可靠性研究问题,探究科学的解决方法,培养具有软件可靠性思维的学术人才和工程人才。实验室当前重点关注以下两个研究方向。1)以 Rust 语言为基础的软件内存安全漏洞预防研究;2)云端融合趋势下的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

邮箱:xuh@fudan.edu.cn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精研科技副总经理张玲辞职 2021年薪酬为86.2万

下一篇:山西壶口苹果品鉴会暨品牌山西北京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杏耀注册登录中国站
返回顶部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