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会监听我们说的话吗?
我和朋友的聊天内容经常会出现在抖音里。我排除了搜索记录、浏览记录,然后结合时间先后顺序,得出『抖音会偷听我们说话』的结论。

上图是昨晚我和朋友聊天过程中聊到关于折纸飞机然后第二天刷抖音就出现了折飞机相关的内容。

这张图是我百度到的。
关于抖音偷听,我和朋友早就注意了,初初我告诉我朋友他还不信,后来反复出现,然后他也相信了。
其实从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要录抖音,大多数人会选择允许调用麦克风和摄像头。
=====2021.11.18====
昨天去面试,有提到自己的户籍城市,然后晚上抖音就一直推送户籍城市的视频,这些推送一般是当自己回到了老家才推,但自己明明还在外地,所以肯定是偷听了。
关于主流App存在窃听的说法早已经被辟谣了,其实稍微想一下就知道,窃听这种操作完全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因为这成本太高了,风险更高。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要监听,那么需要获取语言数据吧。方法无非两种,一是通过上传录音数据,但这种方式也太烧钱了,得买多少个服务器啊;二就是在手机本地进行处理,但这需要不断在本地进行语音转文字,但这得多耗手机电池和内存在,再说正常对话还涉及外语、方言等,这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再就是这两种方式都很容易被发现,这种带来的法律风险,那个商业公司敢碰啊。况且要在苹果商城或国内其它主流安卓商城里上架,是需要经过应用平台审核,若真存在所谓的窃听,早就被苹果下架了。
还有看到很多回答是通过用户聊天测试的方法来证明某款App存在偷听行为,这都是很不科学的。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孕妇效应”,当你或者你媳妇怀孕时,你出门在哪都能看到怀孕的人。当你在关注某个事情的时候,你随便在哪都会看见相关的东西。像抖音每天给你推荐的内容很多,各式各样的都有,但如果你和这个事情无关,即便给你推了,你也视而不见。但偶尔给你推了一个,恰好你那天关注了,你就误认为是它偷听你,但事实上就算没有之前的对话,这个内容都会出现的。
真的会!真的会!每次和朋友聊天,关键词抖音都会推荐我发现不是一次两次了,感觉好没安全感
亲身验证的答案:会监听。但分时间、地点、用户人群。监听是为了给你推荐广告、视频,客观上已侵犯隐私。
亲身经历后总结出可能的情况是,如果你正好处于监听热门地点(比如热门商业区),处于监听高峰时段(比如下班后吃晚餐时间),那么你和朋友面对面聊天内容可能被抖音监听利用。
2019年我还在成都,一天下班后和两个朋友去春熙路吃小龙坎火锅。其中一个朋友小A恰好是抖音商业化部门的,小B是某石油企业的。
1. 我们三个在小龙坎面对面聊天,聊了二十分钟新媒体(我们仨都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打开抖音第四条视频就是卖新媒体运营课程的广告。
我觉得很奇怪,就开玩笑问抖音的朋友小A:“你们抖音是不是偷听咱谈话”,她一脸诧异,我们就开始做实验。
2. 接着刻意聊了大概二十分钟石油话题(朋友B熟悉的话题),再打开我的抖音刷了几条,看到海洋钻井平台的视频(天知道,我从没没关注过这类账号)
更恐怖的在后面。
3. 接着聊网红MCN和化妆品,是小A熟悉的话题。十分钟左右之后打开抖音,第四条视频是卖化妆品的,她也呆了。
4. 接着聊了教育行业,是我熟悉的话题,也是小A感兴趣的话题(教育公司是抖音商业化部门的重要广告主)。二十多分钟后,打开抖音刷出第四条,是国内某教育巨头xdf投放的成都本地招生广告(竟然是霸道总裁风格的中小学招生广告,我也是醉了)
在春熙路的小龙坎我们连续验证了4波,从新媒体到石油,从石油到化妆品,从化妆到教育,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都对应出相关广告
估计监听与否,是和地理定位(热门商业区)有关的。
不止会监听我们说话,还会监视我们在其他APP或者输入法上打出来的东西,我昨天在知乎上搜关于牙的,然后微信也问了一下,全程文字,没有说话,晚上就给我推送了牙套的抖音,太可怕了
最新更新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