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新传学之争背后,多少人拿着高分读新闻?
每到高考季,就业前景相较于其他学科整体偏弱的文科专业们,常被划入“不建议填报名单”。而今年,有关新闻专业的讨论格外激烈。“考研名师”张雪峰的“孩子学新闻就把他打晕”观点一出,几所高校的新闻学院教授都下场反驳。
这场论战的起点源于一次志愿咨询。有家长告知其孩子的模拟分数和目标专业时,张雪峰惊讶地表示:“理科 590 (分)报新闻?你会崩溃的。”但实际上,高分却选新闻专业的人并不在少数,近年来甚至还有竞争加剧的趋势。
“文科录取分数线,新传仅次于经管”
与大家对新闻近年来在节节败退的印象不同,新传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却在节节攀升。
我们抽取了广东 3 所层次不同的高校,梳理了它们的新闻专业近十年来本省考生的录取平均分,相较于各自的整体录取分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攀升。
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这所 211 高校的新闻专业在 2013 年时的文科录取平均分是 603.3 分,低于整个普通文科考生的平均录取分是 2.8 分。但到去年,该专业的历史类考生的录取平均分,已经超出了整体录取分数的 3.1 分。
但仅仅是 3 所学校的数据,还无法有力支撑起新闻专业变热门的结论。为此,我们将样本扩大到整个广东省数十万考生的选择上,通过录取分数线来计算出各个专业的热门度,以此来反映全国的整体情况。
这套指数的计算逻辑是:通过比较各个专业在对应高校中的排位来算激烈度,并最后汇总出各个专业的热门指数。比如某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排名位列考生数的前 15.4009%,而这所高校各个专业的平均分数线位列前 15.0714%,那么后者除以前者,就是应用化学在该学校的该年激烈值 0.9786,数值越高说明越热门。最后把所有高校的应用化学激烈值合计并换算,就得到了应用化学在广东考生中的热门指数。
基于这个算法,我们分别计算了 2016 年和 2022 年两年的专业热门指数,发现无论文科、理科,新闻传播学类的专业报考热门度确实升高了,而且热门指数在文科专业中排名靠前。
对此,澎湃新闻采访了 4 位在不同高校新闻学院任教的老师,他们全都表示新闻传播学类的录取分数在文科专业至少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其中一位还说道:“我们院是全校文科院系录取分数线的第二高,第一高是经管。”
新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什么会这么高?受访者们给出了多种解释,有老师觉得是“历史、排名和品牌等因素影响”,也有老师觉得这是因为“文科中应用导向型学科和基础学科的报读和录取率有明显差异”。
结合近几年的专业热门指数的变化,也确实能看出应用导向型学科的报考热度在升高。务实不务虚,是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填报志愿时的重要甚至是唯一考量:这个专业应用面怎么样、好不好就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少考生会选择新传,相较于其他很多文科专业,新闻专业的应用性的确显得更强。
唯一的例外是汉语言文学。这个基础学科从 2016 年到 2022 年的热门度急剧升高,而背后的推手可能还是就业。由于可申请的公务员岗位数量较多,汉语言文学被很多人视为最适合未来准备考公的专业。
张雪峰在 6 月 9 日接受的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中也提到了:“如果学生跟我说一定要进入媒体工作,有这个梦想,我也会建议他去学汉语言文学,而不是新闻传播,万一进不了媒体,出路和岗位是不是比学新闻的孩子要多?”
“天坑专业”真的太多了
不过,即使是被张雪峰称为“文科中的战斗机”的汉语言文学,在网上也有很多就读该专业的学生表示后悔。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曾考虑转专业,但兜兜转转后发现并没有合适的切换方向,他将其归咎于自己选了文科:“我觉得文科专业都不适合就业,基本都是天坑,能学理学理吧。”
但理工科就没有烦恼吗?在知乎上,有个浏览量超过 2600 万的提问:“为什么几乎所有大学专业都在劝退?”提问者是一名财经专业的学生,他发现不仅自己的专业前景悲观,搜索其他专业的报考建议,从传统工科到医药化学,也都是唱衰劝退的为主。
我们梳理了豆瓣上最活跃的 5 个专业后悔小组,除了新传专业,还有法学、医学、会计和小语种,发现大家都有课业压力大或工作难找等共性问题。
例如“不建议家境一般的孩子就读 XX 专业”这种句式,你可以在各个专业后悔小组里看到。
一位法学专业的同学在「大学后悔学法学」小组里就直言,自己看过了太多的某一专业的踩坑劝退指南,其实背后是有共性的问题在——很多专业的就业环境都很差,普遍存在付出和回报不对等的情况。
在「大学后悔学新传」小组里,一位同学就对新闻专业付出回报比提出了类似的疑问:“计算机金融出路好,卷上天也正常,文学法学最起码能考公,人多也可以理解,新传呢?”在下面的数条回应中,除了金融等专业同学解释自己专业并非出路有多好外,门槛低这个关键词频频出现。来跨专业考新闻的研的人多,被大家拿来作为论据。
而有关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考研竞争太激烈的讨论,也是各专业中较为少见的。
为什么新传考研这么激烈?
尽管看衰新闻专业的人很多,但报考新传研究生的人数一点都不少。近年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高校的新传博士、硕士学科点在大幅增加,同时吸纳的研究生数量也越来越多了。
通过对比 2018 年和 2022 年的本科生读研流向,会看到包括新闻传播学类、法学类在内的文科专业占比在升高,而经济学类、外语类、社会学等专业的读研权重在减少。
尽管从整体趋势上看,考研本身就已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2022 年的考研人数高达 457 万人,比上一年多了 80 万人,增长率高达 21%,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之中,新传专业的考研竞争激烈度尤甚。衡量该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对比,即报录比。根据教育部第四轮新传学科评估榜单,我们从各层次新传专业中选取了 8 个,并将其报录比和所在高校的整体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新传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其他专业。
这 8 所学校中,上海交通大学的新传专业报录比最高。尽管该校是理工科类院校,但它的新传专业被教育部列为 A 档。在 2022 年,有 688 人报考上交的新传专业,但最后仅 27 人成功“上岸”。在考研竞争激烈的同济大学,它的新传专业报考比仍高于全校的报考比——2022 年有 527 人报考该校新传专业,但也仅有 27 人被录取。
为什么新传考研会如此激烈?除了跨专业考研人数较多等原因外,保研名额的上升也是重要助推。有两位新闻学院的老师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中都提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入学名额都分配给了保研学生,这导致参加统考学生的成功率降低不少。
从高考到考研,新闻专业的筛选门槛不可谓不高,但对其所能带来的价值或回报的疑惑日渐增多,恐怕也是张雪峰的“新闻专业不值得”观点会引发如此多讨论的原因。